2017年11月16日,国家重点新闻媒体一行来到黑龙江大庆市红岗区采风。红岗区初冬时节寒风瑟瑟,辖区晨曦林地花草树木的季节变换依然清晰可见。到了夏季,这里便如“桃花源”一般,郁郁葱葱,花开遍野。
今日“桃花源”13年前却是草木稀疏、风沙肆虐的盐碱地。“茫茫盐碱地没有几棵树,只有黄草、几处乱掘坑和到处散落的垃圾”,大庆油田采油四厂生产准备大队副大队长邓淑华回忆起2004年晨曦林地的情景仍不时叹气。为了改变这种状况,2012年,采油厂职代会提出“将晨曦林地建设成人性化的休闲场所、生态化的绿色林地”的要求,拉开了晨曦林地三年提档升级的序幕。 晨曦林地是盐碱地,碱化度最高88.29%、PH值最高10.34、粘度大且板结严重。面对这片泛着白光的土地,产业工人们精心选购树种,栽种了耐盐碱的垂柳、银中杨等苗木3522棵。 “我们将中心村的雨排和晨曦林地的蓄水池连在一起,回收雨水用于灌溉”,采油四厂生产准备大队绿化队队长李荣滨介绍起了他们建立的科学的灌溉系统。据他介绍,这种方法每年可回收雨水10余万立方米,用于树木浇灌。 不仅如此,养猪场的粪便、蘑菇养殖户家的蘑菇废料可以给树木做肥料;草坪打下的草和树木剪下的枝,粉碎后变成绿肥,能给树木添养料;通过机械旋耕作业能够改善土壤物理结构,缓解板结问题。 如今,晨曦林地已经建成为占地108万平方米、绿化面积74万平方米、水面10万平方米的生态林地,种植树木84个品种共10万余株,绿化覆盖率达到68.52%,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文化效益实现了“三个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