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盐碱地治理新闻

在盐碱地里种粮食 山东“黄三角”布局五大中心

         11月16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科技厅、山东省编办、山东省财政厅负责同志和东营市委主要负责同志介绍“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发展有关情况。东营市委书记、东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山东省黄三角农高区党工委书记申长友介绍说,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黄河三角洲农高区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山东省委、山东省政府着眼于发展大局,把黄河三角洲农高区规划面积扩大为350平方公里,包含东营农高区、滨海产业区、丁庄镇三大板块,其中核心区120平方公里,拓展区230平方公里,具备了示范引领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条件。下一步,聚焦建设国家级农高区这个战略目标,着力打造五大中心:

  一是国际盐碱地改良利用研究中心。以开发利用后备耕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目标,整合国际技术力量,组建首个国家级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突破绿色改良关键技术,探索盐碱地增产 增效新模式,为全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盐碱地改良利用趟出路子。

  二是现代农业新技术新模式展示中心。发展设施农业,运用光伏一体化、空中立体种植、大数据云计算、智能采摘机器人等世界先进技术,突破气候、温度、光照等自然条件影响,实现农产品产量 、产值、收益最大化。发展设施渔业,集成应用海水循环利用、健康养成、生物过滤等先进技术,探索节水节地、生态环保、高效智能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填补国内渔业养殖空白。发展光伏农业 ,引进光伏蔬菜、光伏花卉、光伏食用菌,打造基于光伏发电、LED补光、地热利用技术及食品安全支撑的光伏现代农业。

  三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中心。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构建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农业智能设施装备制造产业,重点研发制造植物生理传感器、智能追肥机、大田作业机械等信 息化、自动化设施装备,推动农业工厂化、精准化、智能化发展。培育农业知识产权和技术成果孵化交易、金融保险、旅游观光等涉农高端服务业,打造“第六产业”新业态。

  四是国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合作,共建设施农业智能装备研发中心,构建新一代温室技术体系和生产标准,带动全国常规温室换代升级。与以色列国家韦兹中心合作,共 建技术研究中心,开展苦咸水利用、海水淡化、水肥一体化、天敌工厂等技术推广与应用。与中国农科院共建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工程技术研究院,重点突破草食畜牧业、生物质能源等6个领域的关键技 术与装备。组建以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为核心的农业大数据库,打造精准智慧农业。盐碱地改良,盐碱地治理。

  五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合作中心。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打造现代农业的对外开放平台。加快实施中以国际合作项目,建设以色列风情小镇和中以产业园,打造中以两国合作的典范 。加强中加、中荷国际合作,筹建与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的农业科技合作平台,为我国乃至世界农业发展作出贡献。

  到2020年,省黄三角农高区将建成世界一流的高效生态、高端智慧、开放融合的农业高新区。

Why choose us!

盐碱地治理新闻

• 盐碱地治理新闻

about us公司介绍

Product and Application产品应用

成功案例成功案例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

大事记公司新闻

问题解答问题解答

盐碱地治理新闻盐碱地治理新闻

Contact Us联系方式

首页广告首页广告

媒体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