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利县大力培育推广优良耐盐碱园林树木良种,不断加强种苗科研工作,筑起黄河三角洲生态绿色屏障。 垦利县地处黄河入海口,土壤含盐量高,造林难度大,成活率低,一直是沿海地区造林绿化难以攻克的难题。为突破盐碱地造林难的瓶颈,垦利县通过积极繁育耐盐碱苗木,建设耐盐碱树种育苗产业园区,让盐碱地变成绿宝盆。位于垦利街道办事处的东营市润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苗木基地,3000亩耐盐碱植物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东营市润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苟水民告诉记者,现在的品种有金叶榆、有白蜡、国槐、有复叶槭,还有柽柳,都是耐盐碱的,适合咱滨海盐碱地区的。近年来,为发展耐盐碱树种,垦利县印发了《关于加快林木种苗产业发展的通知》,大力发展耐盐碱特色苗木,集中规划布局林木种苗产业区,推进林木种苗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结合土地盐碱化程度高、立地条件差的实际情况,垦利县积极引进美国竹柳、火炬树等适生耐盐碱树10余种,按照园林化标准,采取了乡土树种与耐盐碱树种相混交,乔、灌、花立体搭配的造林绿化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