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土壤改良新闻

六地插秧海水稻 "拓荒人"让亿亩盐碱地变良田

 

六地插秧海水稻 拓荒人让亿亩盐碱地变良田

六地插秧海水稻 拓荒人让亿亩盐碱地变良田

袁隆平院士(左四)发放中华拓荒人的标志碑。

5月28日上午,位于城阳区的青岛滨海盐碱地稻作改良示范基地正式插秧海水稻,同步启动插秧的还有东营、南泥湾、大庆、温州、新疆,这标志着海水稻项目进入了产业化示范推广阶段。当天,袁隆平团队的“中华拓荒人计划”也正式启动,将在5~10年内推动1亿亩盐碱地改造为良田,捍卫国家粮食安全。此外,位于阿联酋迪拜的荒漠化土地海水稻及稻作改良项目当天也完成第一批品种试种测产,其中一种材料亩产超过500公斤。

六地同步插秧海水稻

28日上午,在位于城阳区的青岛滨海盐碱地稻作改良示范基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与来自世界及全国各地的行业翘楚、中华拓荒人代表们齐聚这里,为海水稻事业的发展谱写新的篇章。位于基地的一侧,20块试验田已整理完毕,工人们也在等待指令准备插下第一株海水稻秧苗。在1号试验田,即将要插秧的海水稻材料比较特殊,“是去年白泥地测产最高的耐盐碱水稻品系YC0045,去年的成绩是亩产620多公斤,今年继续进行6‰盐浓度下的性状表现及产量复测。”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的研发人员张树寅告诉记者,这一材料今年将扩大到一亩的种植面积,此外还将插秧另外的近10种材料,等到6月上旬会再进行大面积插秧。

在众人的簇拥下,年过八旬的袁隆平院士亲自走到试验田边,将捆扎在一起的海水稻秧苗递到种植工人手中,当第一株海水稻秧苗栽种到水田里时,现场大屏幕上跳出了几个直播影像窗口,播放着全国五大类型盐碱地同步插秧的场景,这也是我国首次在五大类型盐碱地同步启动海水稻插秧。据介绍,除了青岛城阳国家级滨海盐碱地稻作改良示范基地主会场的海水稻插秧外,当天还设立了山东东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北南泥湾、东北大庆、浙江温州、新疆岳普湖的另外四大典型盐碱地分会场,同步进行海水稻插秧仪式的直播,这些地方的海水稻秧苗都是由来自青岛研发的海水稻种子培育而成。

工作人员介绍,新疆喀什岳普湖、黑龙江大庆、山东东营军马场、山东青岛城阳区、浙江温州等,分别代表了新疆的干旱半干旱盐碱地、东北的苏打冻土盐碱地、环渤海盐碱地、滨海小流域盐碱地和东南沿海新生盐碱地等类型,再加上陕西延安南泥湾次生盐碱和退化耕地的稻作改良,基本实现了“海水稻”对我国主要盐碱地类型的“全覆盖”。

“中华拓荒人计划”启动

五大类型盐碱地、六地同步插秧也标志着“中华拓荒人计划”正式启动。记者了解到,袁隆平团队发起的这一计划,旨在通过联合有影响力的各界组织,整合社会各界的优质资源共同参与,以“中华拓荒人”为平台,让更多人关注、参与盐碱地改造。在袁隆平院士看来,这个宏大的计划将在5~10年内推动1亿亩盐碱地改造为良田,捍卫国家粮食安全。资料显示,在我国的15亿亩盐碱地中,约有3亿亩具备改造为农田的潜力。袁隆平院士认为,如果我国能发展1亿亩盐碱地种植水稻,亩产达300公斤,可增加总产300亿公斤,能多养活8000万人口,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作用不可估量。

“我们将通过海水稻的区试测试和配套盐碱地稻作改良示范技术体系,来检验海水稻材料在不同盐碱地条件下的田间表现、产量、口感和成本。同时,项目应用了物联网、大数据和AI人工智能等基于农业4.0模式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实现了农业产值和土地利用效能的提升。”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国栋说。此外,袁隆平团队正与华为联手打造面向全球农业领域的“农业沃土平台”,共同研发并向客户提供农业物联网系统解决方案,双方计划今年在国内部署两到三朵“沃土云”,位于青岛城阳的沃土云平台已经基本搭建完成进入试运行状态。

在袁隆平团队看来,海水稻项目将由一粒海水稻种子,种出万亿级产业。张国栋称,盐碱地稻作改良以每亩地1万元成本计算,可拉动万亿级产业链,连同产业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创造3~4万亿内需。盐碱地大多分布于贫困地区,建设资金的投入可以有效地带动精准扶贫工作,真正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推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迪拜海水稻亩产或超500公斤

记者了解到,这次每处试验区的一部分将利用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独创的“四维改良法”土壤技术进行稻作改良拓荒,在2至3年内把盐碱地转化为良田,另一部分将开展耐盐碱水稻品种审定试验工作。“品种审定后,就能筛选出真正适合并高产的耐盐碱水稻品种,并在我国的盐碱地上进行种植。”海水稻研发中心执行主任刘佳音说。

这一技术如今也已经走出了国门,在此次拓荒插秧启动仪式中,阿联酋迪拜走进了现场嘉宾的视线。工作人员介绍,袁隆平团队于2018年1月份在迪拜沙漠地区开展水稻的小范围实验种植,5月28日,第一批海水杂交稻品种由国际联合专家组进行了理论测产,其中代号为YC-XX的一个材料产量超过亩产500公斤,两个材料产量超过400公斤。

6月下旬,迪拜将组织正式的收割测产,届时将公布第一阶段海水稻品种测试成果。根据袁隆平团队的规划,今年下半年,他们还将联合迪拜合作方在当地启动100公顷的“海水稻实验农场”,通过实验农场的实施经验,在2019年扩展到100公顷的“海水稻标准农场”。并从2020年开始,快速复制扩大种植面积,袁隆平团队与迪拜合作方将以覆盖迪拜10%以上国土面积为目标,打造绿色迪拜和生态迪拜。双方还将共同建立“中东及北非海水稻联合研发推广中心”,致力于将海水稻及其盐碱地稻作改良技术服务于整个阿拉伯世界,解决4亿多人口中部分贫困和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饥饿问题,为人类和平做出贡献。

Why choose us!

土壤改良

• 土壤改良新闻

about us公司介绍

Product and Application产品应用

土壤改良成功案例成功案例

大事记公司新闻

问题解答问题解答

土壤改良土壤改良新闻

Contact Us联系方式

首页广告首页广告

媒体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