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盐碱地治理新闻

蒙草式科研:把脉盐碱地 问诊开良方

 土壤盐碱化问题是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环境质量的战略问题。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 亿公顷,我国约为9913万公顷,且分布范围广,是盐渍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生态系统脆弱的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绿洲土壤盐渍化问题异常突出,土壤盐碱化问题已成为我国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威胁。土地盐碱荒漠化不仅导致土地数量的减少和土地质量的降低,影响植被的生长发育,使作物减产,而且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造成区域水盐平衡的破坏,对生物圈和生态平衡构成威胁。

业内把脉盐碱地

针对盐碱地这类问题土壤,业内相继提出各种改良方法,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水利改良、物理改良、化学改良和生物改良等。

1. 水利改良:以农田排水的方法为主,结合灌溉将土壤中盐分排出农田,降低土壤盐分含量,为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水盐环境。农田排水主要有明沟、暗管、竖井等排水形式。我国农田灌溉一直以来都是用淡水灌溉,一些学者打破传统的淡水洗盐模式,改用微咸水或咸水灌溉,并取得成功。

2. 物理改良:主要通过平整土地、深耕晒地、松土施肥、抬高地形、微区改土、铺砂压碱等措施,改善土壤物理结构,增加土壤透气透水能力,提高土壤盐分向深层迁移的能力,降低根区土壤盐分含量,进而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水盐环境。

3. 化学改良:主要通过向盐碱地中投放土壤化学药剂( 改良剂) 改善土壤适耕条件。其原理是利用添加高价离子,置换土壤颗粒上吸附的单价钠离子,增加钠离子的可移动性和颗粒间的连接力,形成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土壤团粒结构。由于化学药剂具有周期短,见效快,且效果显著等特点,目前化学药剂已被广泛用于盐碱地改造。化学药剂主要有石膏、磷石膏、过磷酸钙、腐殖酸、泥炭、醋渣等。改良剂主要有PK剂增效剂、禾康、康地保等。

4.生物改良:主要是指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培育高耐盐植物在盐碱地中直接种植,通过耐盐植物生长吸收盐分或者使用有机肥料或微生物菌肥,增加土壤有机质,降低盐害,培肥土壤,逐步改善土壤物理化学特性。植被修复是盐渍化土地恢复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植物耐盐性、耐盐生理、耐盐遗传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应用盐碱地植被构建技术,有效利用耐盐性植物品种进行盐碱地改良,必将大大加快盐碱地改良利用的进程。

       蒙草问诊开良方

 

蒙草巴彦淖尔盐碱地改良研究院

内蒙古是盐碱地重灾区,盐碱化土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巴彦淖尔市的河套灌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东部的通辽市、赤峰市等地。截止2010 年内蒙古盐渍化土地面积已达4745万亩,其中耕地盐渍化面积达到700余万亩,占可灌面积的40%,且耕地次生盐渍化面积每年仍以15万~20万亩的速度递增。盐渍化土地已经成为制约内蒙古农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为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治理改良盐碱地以势在必行。

 

1. 从0.6%到0.25%,蒙草盐碱地改良集成技术使土壤含盐量得到有效降低。

蒙草盐碱地改良集成技术

蒙草盐碱地改良研究院坐落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五原县的“万亩农业示范园区”,研究院占地158亩,其中大田实验地152亩,土地立体利用实验区64亩,建有占地6亩的智能育苗温室,及设施齐全的实验楼一座。盐碱地改良研究院成立已近三年,为期三年的土壤盐碱化治理,使研究院所在地目前土壤含盐量由0.6%降到0.25%,达到种子落地自繁,并总结出一整套盐碱地改良的集成措施。

 

蒙草巴彦淖尔盐碱地改良研究院乡土植物苗圃建设前

 

蒙草巴彦淖尔盐碱地改良研究院乡土植物苗圃建设后

蒙草盐碱地改良研究团队依托生物改良、工程改良、农业改良、化学改良形成一整套改良集成技术,开展的“内蒙古河套地区盐碱地改良及绿化配套技术开发集成与示范”项目已进行四年,通过对蒙草五原研发基地土壤盐分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分析暗管排盐及化学治碱、生物治碱的效果,引进、驯化19种适合当地生产的耐盐植物,筛选出11种耐盐牧草,使得土壤的含盐量有效下降。为进一步推广应用集成技术成果,蒙草盐碱地改良团队赴乌海市、吉林白城市进行了实地考察,分别针对两地不同情况的盐碱地提出了治理方案。

2. 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探索盐碱地改良综合利用新模式。

 

蒙草建设的盐碱地类型实体展示区

盐碱地改良团队研发人员针对不同类型盐碱地建设了典型盐碱展示区,分区进行了白碱、黑碱、瓦碱、马尿碱四个盐碱地类型实体展示,并对每种盐碱地的特性、主要成分及pH值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定期对其进行观测、检测,寻求便捷、实用的治理方法,为盐碱地改良出具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问诊良方。

 

蒙草盐碱地改良科研人员开展试验

 

蒙草盐碱地改良水盐动态监测

 

蒙草改良盐碱地的乡土植物苗圃

 

蒙草驯化的耐盐碱乡土植物马莲

 

蒙草驯化的耐盐碱植物碱韭

蒙草盐碱地改良团队还在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新模式。他们将盐碱地修剪的树枝、苗木秸秆、清理的杂草先喂羊,然后将啃吃剩下的枝杆粉碎与羊粪分层放入发酵池进行发酵,增加盐碱地有机肥,既用于改土治碱又可减少成本,探索“绿色生产,持续发展”盐碱地生态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发展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既解决资源紧缺与浪费又改善生态环境,对提高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产业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禾康土壤调理剂介绍:

关键词:盐碱地改良 盐碱地治理  土壤改良剂 土壤调理剂

禾康土壤调理剂是用于盐碱地治理的专利产品。2000年通过农业部专家评审获得农业部临时登记,2003年获得农业部正式登记。十八年来,禾康土壤调理剂推广面积在500万亩以上,推广区域覆盖新疆、甘肃、宁夏、青海、吉林、黑龙江,山东、山西等除西藏以上所有的省市。

为什么盐碱地治理要使用禾康土壤调理剂?

1、禾康土壤调理剂可以迅速降低盐碱土壤的含盐量和酸碱度,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2、大大缩短盐碱地治理周期。重度盐碱地可以实现当年改良,当年种植。

3、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激活被固化的养分,减少盐碱地肥料的使用量。

4、提高盐碱地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

5、可以被微生物降解,对环境友好。

6、使用方便,可以冲施、喷施、滴施,大大节约人工成本。

禾康土壤调理剂盐碱地改良作用机理:

利用有机酸聚合物的络合增溶作用,提高土壤中硫酸钙、碳酸钙的溶解度,激活土壤中被固化的钙离子,被激活的钙离子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大量置换与土壤胶体吸附的钠离子,被置换出的钠离子与负价的官能团结合成溶于水的络合物,不再危害作物生长,然后随灌溉水流入土壤深处或者直接被植物吸收利用。由于阳离子被封闭,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随灌溉水大量进入耕作层以下,不再危害作物生长。同时,禾康土壤调理剂中所富含的氢离子与土壤中引起碱性升高的碳酸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发生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直接降低了土壤的碱性。因此,使用禾康土壤调理剂改良后的土壤,土壤的总盐含量和酸碱度明显下降,同时土壤的理化性状也得到明显改善,土壤中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的速效养分也大量增加。



 

Why choose us!

盐碱地治理新闻

• 盐碱地治理新闻

about us公司介绍

Product and Application产品应用

成功案例成功案例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

大事记公司新闻

问题解答问题解答

盐碱地治理新闻盐碱地治理新闻

Contact Us联系方式

首页广告首页广告

媒体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