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盐碱地治理新闻

五十三团:昔日盐碱地耀眼白 如今枸杞夺目红

      “这样的土地还能种枸杞?”7月16日,记者跟随史海成来到他在三师五十三团七连承包的枸杞地里。远远望去,阳光照耀下的枸杞地绿茵茵一片,红彤彤的枸杞子缀满枝头,宛如红宝石一般闪烁着光泽,甚是喜人。但走进地里,记者发现枸杞下面的土地龟裂十分严重,脚踩上去,就像踏在石头上一样硬邦邦的。

别看我这地土质差,可长出来的枸杞子品质特别好。”史海成告诉记者。史海成随手摘下一颗枸杞子递给记者,眼前的“红宝石”色泽诱人、颗粒饱满、入口甘甜。

史海成是河南周口人,来这里之前一直做的是棉籽榨油生意。2011年,史海成来到五十三团七连,承包了100亩地种植棉花。由于土地盐碱化严重,棉花出苗不齐,导致产量不高、效益不好。

2014年初,史海成在阿拉尔卖红枣时认识了一个种枸杞的朋友。“我去他的枸杞地里参观,土地和我的一样盐碱化严重,可种出来的枸杞子品质特别好,都卖到了国外。”史海成说。当年4月,史海成从宁夏购买了10万元的枸杞,把100亩棉花地全部改种了枸杞。经过精心栽培和管理,当年就试种成功。“2015年,9吨枸杞子刚成熟就被抢购一空,平均一亩地纯收入3000多元。”史海成说。

“枸杞具有耐旱、耐贫瘠、耐盐碱等特性,我们这里的土地大都是盐碱地,带领群众走种植枸杞的路子,不但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还能改良土壤。”五十三团七连党支部书记曹远站说。

近年来,五十三团通过团场引导、政策支持等方式,大力调整种植结构,把枸杞作为一项特色产业来发展。

2016年,史海成在团场的扶持下,不但扩大了自己的枸杞种植规模,还与五十三团七连、九连、二十二连、二十三连、二十四连的30多户群众一起成立了图木舒克梦疆红枸杞种植合作社,目前,合作社的枸杞种植面积超过了3000亩。

“现在团场正在筹建一个枸杞加工厂,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采摘、统一销售,共同承担市场风险。”史海成说。

昔日盐碱耀眼白,如今枸杞夺目红。眼下,五十三团枸杞已进入采摘期,预计今年可产枸杞干果40多吨,实现产值300多万元。

Why choose us!

盐碱地治理新闻

• 盐碱地治理新闻

about us公司介绍

Product and Application产品应用

成功案例成功案例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

大事记公司新闻

问题解答问题解答

盐碱地治理新闻盐碱地治理新闻

Contact Us联系方式

首页广告首页广告

媒体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