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盐碱地治理新闻

加快治理西部盐碱地沙化地

    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我省西部盐碱地沙化地治理与利用。去年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说,要“加强沙化土地治理……探索开发与治理结合新机制”。2015年黑龙江省委《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中也强调“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草原生态功能增强。可治理沙化土地治理率达98%以上”。刚刚公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指出:“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治理草原生态系统,推进禁牧休牧轮牧和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加强‘三化’草原治理,草原植被综合盖度达到56%。保护修复荒漠生态系统,加快风沙源区治理,遏制沙化扩展。”可见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对我省西部盐碱地沙化地的治理是高度重视的。

  据初步统计,我省现有盐碱地面积4900平方公里,中强度以上的风蚀沙地5900平方公里,分布在大庆市区、杜蒙自治县、林甸县、泰来县、肇源县、齐齐哈尔市区、龙江县、安达市、肇东市、肇州县、青冈县、明水县和兰西县。目前,治理盐碱与沙化的技术基本成熟,黑龙江省水土保持研究院在风蚀沙地的治理上已取得了优异成果,华北平原治理盐碱地的成功经验也可以借鉴。对盐碱地风沙地治理可极大提高县域经济和农民生活水平,达到农牧业增产、贫困县脱贫的目标。

  一是整合目前治理盐碱地沙化地的各项技术措施,因地制宜进行治理。按“山、水、林、田、路、草”重新统一规划盐碱地沙化地治理区,引领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水产业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方向,形成农田高标准、农业零污染、农村真优美、农民很富裕的区域。二是重新定位,将“三引”与“两河”变成盐碱地治理的基础性工程。盐碱地治理的关键是水,因此要重新定位和建设“三引”和“两河”工程。利用治理盐碱地的契机,尽可能多地将嫩江水引入西部平原,形成“西部嫩江与平原湖泊的连通”;尽可能将“两河”工程变成灌排两用渠道,充分发挥河道的功能。三是提高标准,将盐碱地沙化地治理的农林措施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农林措施是指“平、压、肥、林、耕、种”六个方面。土地不平,无法灌溉,盐斑难除,平整土地是改良盐碱土的必修课。利用秋季河流弃水进行重盐碱土的人工压盐,可加快土体脱盐过程。有机肥是改良培肥土壤的需要,在抓好秸秆还田和合理施用化肥的同时,可利用经改良扩大的农田种植绿肥,将用地和养地结合起来。林网不仅有生物排水、改善田间小气候作用,还可以促进农业的综合发展。深松浅耕及“三三耕暄”是提高粮食产量和改良盐碱地的耕作方法,即可保水,又可排盐。适合盐碱地沙化地的作物品种有很多,要精心挑选,最大限度地发挥种子的作用。四是精心谋划,将盐碱地沙化地治理后的草原建成新型草库伦。草库伦是把一定面积的草场围圈起来,进行封闭培育,保持牧草的稳产高产的措施。盐碱地沙化地治理后的草原均应成为草库伦,按高标准农田的要求进行建设,充分发挥草场的生产潜力,提高产草量,提高载畜能力,使草原得以永续利用。

Why choose us!

盐碱地治理新闻

• 盐碱地治理新闻

about us公司介绍

Product and Application产品应用

成功案例成功案例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

大事记公司新闻

问题解答问题解答

盐碱地治理新闻盐碱地治理新闻

Contact Us联系方式

首页广告首页广告

媒体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