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盐碱地治理新闻

盐碱地里燃起的新希望

           农场主的创业之路注定筚路蓝缕,在创业征程中也必然有笑也有泪。一路走来,什么事情让他们记忆犹新?创业中面临什么难题?又期盼得到哪些帮助?近日,记者走进了山西怀仁县一位选择盐碱地耕耘奋斗的创业农场主——马东红。

  2010年,43岁的马东红突然“转身”,辞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投资参股了一家农场,当起了新时代的农场主。

  以前的工作单调、毫无希望的未来让他无法再继续忍受,于是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参股农场,不过身边的朋友并不认同他的这个想法,因为创业者的艰辛无法预料。

  这一年,也是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之后的第三年,奶牛养殖中优质牧草的缺乏重创了我国的奶业,这也是马东红看好和坚持人工种植优质牧草的原因。

  马东红自述他的创业有两个宏伟目标,一是要实现当一名知名的种植苜蓿的企业家,第二个目标是通过努力让自己的公司上市。

  3月,浓浓的年味刚刚退去,马东红家乡雁门关外春寒料峭,春风裹挟着沙粒吹打在脸上,脸颊通红且冰凉刺痛,根本没有诗人作家笔下春暖花开、暖意融融、俊男美女踏春郊游的诗情画意。

  马东红又拉了两个好朋友,自此开始了他们3人在这片盐碱地上的艰难创业之旅。创业之前、创业中的种种艰难,马东红早在脑海中想过了无数遍,也曾无数次设想过如何应对创业之中所面对的困难,可是当真正的困难来临之时,突然变得无所适从。

  种植牧草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流转租赁土地。起初,马东红三人计划租赁流转土地2000亩,但经多方寻找,不是土地条块分割严重,难以集中连片,就是土地碱化严重,有的甚至寸草不生。虽说大量农民进城,撂荒了许多耕地,但仍有大量的耕地由农民进行正常耕作,而且国家连年对玉米等实施种粮补贴,一些本不适合种植玉米的盐碱地等低产田也被农民开垦种了玉米,想要流转到规模连片土地,难度非常大。

  后来经多方努力,他们仅流转到了近500亩土地,但是这仅有的500亩土地能够正常种植农作物的只有150亩,其余杂草丛生,绝大多数还是盐碱地上特有的杂草。这样的境遇,注定了他们创业道路充满艰难曲折。

  当年,他们种下了近400亩优质牧草紫花苜蓿,但种植成功的只有150亩,也就是能够正常种植农作物的那150亩。其余不是缺苗断垄严重,恶性杂草丛生,就是因原有土地以前种植过苜蓿而造成重茬,不能正常生长。

  农业生产除了和其他创业有着共性以外,同时还有着自己的特殊性,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的决策失误造成了当年的严重损失,而且这种损失是无法弥补的。这也是农业效益比较低、盈利能力低的一个主要原因。

  到了第二年春播之际,其余没有种植成功苜蓿的土地全部进行了翻耕,翻耕过的土地当年没再种植苜蓿,而是种植甜菜、玉米等耐盐碱作物和宽行作物,期望通过种植这类作物尽快降低土地盐碱含量,清除田间恶性杂草,为种植苜蓿创造适宜条件。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降低他们对土地的改造成本。

  经过几年时间的持续努力,这些土地陆续都种植了苜蓿,目前面积达2000多亩。可是2000多亩土地的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是人们无法想象的。

  在种植牧草过程中,除了土地问题,资金短缺是马东红等人遇到的最大难题。这个难题成了他们的“心病”。

  为了筹集到资金,他首先想到抵押贷款,可是,农场土地都是农村集体土地,建造的办公用房、库房、厂房等设施与银行要求的抵押物不相符,因而向银行进行抵押贷款的想法没能成功。

  之后,他们不得不把目光转向小贷公司和个人,然而这类借款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借款利息和手续费非常高,为此公司每年要付出数十万元融资费用,而这则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小公司难以承受的。

  融资,几乎成了他们几个股东每天的主要任务。让马东红记忆犹新的是,他们为了融到钱,通过各种渠道、凭借各种关系找当地银行的领导。当他们把所从事产业的前景描述一番后,得到了银行领导方面的认可以及支持。但当他们满怀希望地将厚厚一摞贷款材料递交到银行之后,却迟迟没有收到回复,后来才得知因为抵押物的问题使之搁浅。可以说,满怀着希望,却最终以失望为终。

  其实不论是小贷借款还是民间借款,其共同的特点就是利息比较高。大部分小贷公司或类似邮政储蓄银行等小型银行都不愿意支持农业,贷款的发放大多是针对商户,即使他们想办法贷到了款,产品的设计让他们不得不与商户一样,按月等额本息还款。而对于农业这个行业来说,这类贷款对于他们注定是饮鸠止渴。因为在这类贷款中,能真正用在生产发展上的不足30%。也就是说,假如你贷20万,除去支付利息、手续费和需要提前还款部分,真正用在生产上的最多六七万。这样算下来,各类融资成本加起来显然是比从事其他产业高的多,长此以往,后果可想而知。

  虽说国家这几年有相关的草牧业发展金融支持,但也只是给予贷款贴息支持,可是马东红等人在款都贷不到的情况下,那贷款贴息就是一个美丽的梦而已。

  对于民间借贷来说,让马东红体会最深的一句话就是“节日难过”。每到过年过节,如果一时资金难以落实出现违约,只能一次次去沟通。每每快到中秋节和春节,当他们筋疲力竭,把想尽一切办法筹集到的资金或全部或部分发放到员工手中及支付应付款之后,很多时候连自己过节的钱都没有了,这些成了马东红创业路上最深的记忆。

  当在筹钱、还钱中看尽各种人的脸色,心里五味杂陈的时候,他们不止一次在脑海中想着同一问题“创业的决定究竟是对还是错,是否还要继续下去,明天的路究竟在哪?”

  数年的坚持和付出,终于有了收获。从前年开始,马东红公司的人工牧草种植,先后被农业部、山西省、朔州市和怀仁县列入“京津风沙源治理”、“山西雁门关‘中苜一号’高产优质苜蓿栽培及肉羊养殖社会化服务”、“农业部振兴奶业苜蓿行动”和“草牧业改革试验试点”等项目中,成为各级政府的重点扶持企业。他们规划通过这些项目,使周边的人工牧草种植面积达2万亩以上。

  当然,他们目前资金仍然十分紧缺,融资仍然是他们工作的大部分,但他们还在继续坚持。

Why choose us!

盐碱地治理新闻

• 盐碱地治理新闻

about us公司介绍

Product and Application产品应用

成功案例成功案例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

大事记公司新闻

问题解答问题解答

盐碱地治理新闻盐碱地治理新闻

Contact Us联系方式

首页广告首页广告

媒体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