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盐碱地治理新闻

盐碱地知识讲座二

地下水与土壤积盐的关系

    地下水中的盐分是土壤盐分的重要来源。地下水的埋深和矿化度是决定地下水中的盐分能否转变成土壤盐分和土壤能否发生积盐的重要条件。

(一)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积盐的关系

矿化地下水通过土壤毛细管上升至地表,水分蒸发后将盐分留在地表,造成土壤积盐。据兵团山沙井子试验站等单位的资料表明,潜水的蒸发强度与埋深成反比,与气候的干热程度成正比。沙井子地区地下水埋深为0.5~1.0米时,蒸发强度为2.64毫米每日,比埋深为1.0~1.5米、1.5~2.0米、2.0~2.5米蒸发强度分别大0.531.273.26倍。大泉沟地区埋深为1米时,蒸发强度为1.33毫米每日,比埋深为1.5米和2.0米的蒸发强度分别大0.731倍。当埋深大于2.0米时,蒸发缓慢;2.0~1.5米时,蒸发强度明显上升;小于1.5米时,则剧烈上升,所造成的盐碱化越严重,所在地区盐碱地面积也越大。

地下水埋深愈浅,蒸发逾强,上升到地表的矿化地下水就愈多,土壤积盐也愈快。据资料调查,当地下水埋深分别为1~2米、2~3米和3~4米时,1米土层含盐量分别为3.14~5.29%1.37~2.81%0.95~1.605,盐斑占耕地面积的比例分别为67%42.5%27%

(二) 地下水矿化度与土壤积盐的关系

    垦区地下水矿化度变幅很大,最低为0.1~0.2/升,最高达200`300/升。由于潜水蒸发作用,加速了表层地下水的矿化,使表层地下水矿化度出现随深度的增加而较少的现象。如沙井子灌区某钻孔3米、6米和15米深度的矿化度,分别为7.7470.8239.90/

升。矿化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土壤积盐的强度。在相同埋深的情况下,矿化度越高,地下水向土壤输送的盐分就越多,土壤盐碱化也就越重。在地下水埋深一定的情况下,矿化度超过一定数值时,土壤积盐就明显增加。我们把这个数值叫临界矿化度。各地土壤、气候等条件不同,临界矿化度也有差别。地下水矿化度小于2/升时,土壤多为非盐化或轻度盐化;3~5/升时,土壤多为中度盐化;5~30/升时,土壤多为强度盐化。临界矿化度一般为3~5/升。

(三)地下水化学性质和土壤盐分组成的关系

    地下水化学类型常随矿化度的增高而变化,是因所含盐类的溶解度不同所致。重碳酸盐类溶解度小,随水运动时,首先析出,其次为硫酸盐;而氯化物的溶解度最大,在较高的浓度时,仍处于溶液状态。在不受灌溉影响的情况下,地下水的化学性质和土壤的盐分组成具有一致性。

上一篇文章:盐碱地知识讲座一
下一篇文章:盐碱地知识讲座三
Why choose us!

盐碱地治理新闻

• 盐碱地治理新闻

about us公司介绍

Product and Application产品应用

成功案例成功案例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

大事记公司新闻

问题解答问题解答

盐碱地治理新闻盐碱地治理新闻

Contact Us联系方式

首页广告首页广告

媒体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