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土壤改良新闻

太平村:“盐碱地”变身“高产田”

 天津北方网讯:根据“小站稻振兴计划”,天津全市小站稻种植面积到2022年,要从现有的59万亩,扩展到100万亩。百万亩小站稻如何实现?在滨海新区太平村,一场“盐碱地变身记”给村民们带来了信心。

太平村周边都是盐碱地,上世纪60年代,由于水源充沛,压得住水里的盐碱,这里出产的小站稻,远近闻名。但近四十年来,由于水源不足,盐碱上浮,就连玉米、小麦等大田作物产量也很低。

而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前些年,子牙新河的水质污染越来越严重,上千亩河滩地只能撂荒。

这几年,天津重拳治理水污染,还与子牙新河上游所在的河北省,联合严控工业排污,开展了一系列水环境治理行动。眼见着家门口的子牙新河,河水一年比更清,太平村开荒种稻的梦想有了条件。

水有了,这么重的盐碱地可要真想种出小站稻,必须改良土壤。在天津市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土肥试验站的帮助下,太平村与研究机构合作,展开了一场有机硅生态肥土壤改良试验,去年,太平村在这片河滩地上开辟出了30亩稻田,没想到,亩产一下子达到了900斤,品质达到了一级米。

今年,子牙新河两岸的稻田一下子增加到了500亩,农业科技部门还派出专门团队,帮扶太平村,指导稻农使用新型有机肥,平衡氮磷钾,村里还特别留了一块施用传统肥料的对照田,对比增产效果。

一边是用了新型肥料的示范田,一边是使用传统肥料的对照田,产量到底会差多少,测产专家打算用理论计算和实际收割过秤两种方式,揭晓答案。

比测产专家更关注产量的,是太平村的村民。

新技术还能创造出更大的亩产记录吗?大家都很期待。(津云新闻编辑张麒麟)

Why choose us!

土壤改良

• 土壤改良新闻

about us公司介绍

Product and Application产品应用

土壤改良成功案例成功案例

大事记公司新闻

问题解答问题解答

土壤改良土壤改良新闻

Contact Us联系方式

首页广告首页广告

媒体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