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土壤改良新闻

上马盐碱地嬗变金谷仓

  昨日进行测评的城阳上马盐碱地稻作改良示范基地,位于桃源河畔。据当地村民介绍,城阳桃源河畔的这片盐碱地稻作改良示范基地曾经是水肥土沃的良田,但在上世纪60年代的一场自然灾害,海水顺着河流倒灌进了已经抽穗的稻田,后又因连年干旱,田里盐分一直排不出去,最后成为一片盐碱地。经测量,该地的土壤pH值在8.1左右,全盐含量达到5.3‰以上,属于中度盐碱地。 
    2017年11月,城阳上马街道与袁隆平海水稻团队——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达成合作,计划开发这块荒废多年的盐碱地。挑选了适合桃源河畔的耐盐碱水稻,并采用“四维改良法”,通过严密的配套体系将盐碱地的盐度控制在6‰以下,同时整合要素物联网系统、土壤定向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素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地肥力,从而达到既能种植耐盐碱水稻,也能改良盐碱地的效果。 
    城阳区滨海盐碱地稻作改良示范基地项目负责人陈超告诉记者,该项目一期开工计划1000亩,除了实验种植田外,还有数字展厅等内容。“今年在这片盐碱地上成功收获水稻,并达到亩产261.39公斤的结果,标志着耐盐碱水稻在这片滨海小流域盐碱地上的试种取得初步成功,已经是我们的一个良好的开端和突破性的进展了,下一步技术团队将在区试和生产性试验上继续尝试,力争早日通过国家品种审定。未来我们还将探索发展都市田园综合体,打造新型农业产业示范项目,打造‘十里桃源、万亩稻香’的美丽田园。” 
    在耐盐碱稻田旁边,城阳盐碱地稻作改良研究所基本完成主体建设,这也是城阳区以土地为核心,依托华为公司的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云计算技术等为支撑的现代农业4.0样板项目。在智慧农业云建设的基础上,搭建包括农业物联网信息服务中心、大数据存储分析系统、农田环境远程监控系统、自动农机设备作业区、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等在内的云平台,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环境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专家在线指导,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 

Why choose us!

土壤改良

• 土壤改良新闻

about us公司介绍

Product and Application产品应用

土壤改良成功案例成功案例

大事记公司新闻

问题解答问题解答

土壤改良土壤改良新闻

Contact Us联系方式

首页广告首页广告

媒体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