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月2日从宁夏农牧厅了解到,2017年宁夏共完成银北盐碱地农艺改良60万亩,为全区粮食丰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几年通义村土地盐碱化严重,影响农作物保苗率和产量。我们通过施用磷石膏和有机肥,实现改碱降盐,提高当地的耕地质量。”在贺兰县立岗镇通义村,自治区农技总站技术人员王明国向记者介绍。 土壤盐渍化程度重一直是制约宁夏尤其是银北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宁夏共有各类盐碱地263.3万亩,其中银北地区153.2万亩。2017年,宁夏制定印发《银北地区百万亩盐碱地农艺改良实施方案》,自治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4000万元,通过实施秸秆培肥改良、增施有机肥、以渔治碱等10项改良措施,共完成盐碱地农艺改良60万亩。为确保各项改良措施顺利实施,宁夏推行“建库上图、挂图作战、分区治理、有序推进”方案,建设盐碱地农艺改良培肥综合试验示范区6个,示范面积3000亩,建设整乡推进核心示范区15个,示范面积30万亩。同时,自治区还整合农机深松整地项目资金2700万元,在银北地区实施机械深松58.5万亩,改善了当地生产条件。 通过开展盐碱地农艺改良,银北地区耕地地力水平得到有效提高,目前项目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100%,土壤有机质明显增加,蓄水保墒能力大大提升。(记者 宗时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