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盐碱地治理新闻

盐碱地变大草原 拆违建还绿于民

 

俯瞰位于文昌市罗豆农场的琼北大草原田园综合体项目。(资料图)
  南国都市报1月17日讯(记者 张宏波)治理海水倒灌盐碱化耕地、将村庄荒地开发成共享菜园、拆除违建进行土地复绿。记者通过“生态文明海南环岛行”活动了解到,文昌、万宁、三亚等地针对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强化绿色发展理念,因地制宜进行了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  

  文昌:将盐渍化耕地打造成大草原

  文昌罗豆农场曾是海南的重要水稻产区,但因台风和海水倒灌影响,北部片区土地盐碱化、撂荒日趋严重。结合实际,文昌市提出了建设万亩琼北大草原的设想,将盐碱地绿化、荒芜滩涂转型生态旅游。整个治理项目涉及9348亩盐碱田。

  16日记者在罗豆农场看到,经过治理,曾经的盐碱田如今焕发了新的活力,连片的草原景观正在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海南琼北大草原投资控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琼北大草原预计春节可向游客开放亲子游、采摘、体验蒙古包及吃烤全羊等项目,让游客在海南也能感受草原风情,享受牧马骑游。

  除了旅游,琼北大草原还积极发展其他业态。目前,琼北大草原所种植的牧草也深受省内一些养殖产业的青睐。

  万宁:红色文化村发展共享经济

  山根镇大石岭村是一个靠海的小村庄,有着悠久的革命历史。

  沿着进村大道前行,村子里的水塘旁,一排共享单车尤为显眼。大石岭村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除了引进共享单车,村里还建起了骑行驿站,规划建设了骑行线路。

  共享经济在大石岭村并不新鲜,就在水塘不远处,一片共享菜园正在逐渐形成规模。“主要是两种模式,一种是让游客自己采摘,另一种就是让他们租地自己种。”大石岭村有关负责人表示,共享菜园原本是一片荒地,无人耕种,资源浪费。打造共享菜园后,村民将这片地开垦出来,分割成小块,对外租种。“一个月租地是60元,他可以自己种,也可以雇村民种,雇村民种需要再花80元。”大石岭村有关负责人说,共享菜园种植不使用农药,目前已经有60块共享菜地被租了出去。如果游客有需要,村里还可以提供物流,把采摘的菜寄上门。

  此外,大石岭村还建设了共享书屋、共享厨房。今年,还将着力建设一个海钓平台,方便游客垂钓,发展海钓经济。

  三亚:拆除违建还绿于民

  位于三亚天涯区南边海路的“小洲岛度假酒店”项目,于2010年获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临时)》,项目用地由陆地原有土地和填海新增土地两部分组成,总占地面积10.21万平方米。但在实际建设中,该项目违反规划审批内容,建至主体第18层封顶,“5层以下是合法的,6到18层无相关报建手续属于加建超高层。”三亚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在接到关于小洲岛酒店违建的中央环保督查组交办件后,三亚立行立改,2017年8月22日起,三亚对“小洲岛度假酒店”项目开展拆除工作。2017年10月9日,依法完全拆除小洲岛违建酒店。

  据悉,小洲岛酒店违建被拆除后,三亚市有关部门继续开展建筑垃圾的清理工作,对钢筋进行破碎分离,并清运建筑垃圾。目前,土地正在进行复绿,后期将建成小型市民公园。

Why choose us!

盐碱地治理新闻

• 盐碱地治理新闻

about us公司介绍

Product and Application产品应用

成功案例成功案例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

大事记公司新闻

问题解答问题解答

盐碱地治理新闻盐碱地治理新闻

Contact Us联系方式

首页广告首页广告

媒体关注